规院读书会|2023年第十九期
2023-12-13
来源:
作者:
浏览量:
规院读书会|2023年第十九期
铜仁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23-12-13 18:00 发表于贵州
《置身事外》
分享人:向美宇
本书的第二章引出一个我国在90年代实施的一个根本改革,对后面发展影响深远的改革——“分税制”。这里我重点聊聊这块。作为几千年的统一大国,央地关系一直是永恒的话题。财权更是这其中的博弈。
对于我国的财政政策,真的是一条不断在发展调整的过程,从建国开始有过三次大的调整:
1949-1978:为了集中全力搞建设,实行“统收统支、高度集中”的财政管理体制,财力都集中到中央去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确实也完成了我国的初步工业化,但是也是导致地方没钱,地方没有任何积极性,只能说应付中央的任务。
1978-1994:为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,国家下放财权,实行“划分收支、分级包干”的“分灶吃饭”体制。中央和地方对各项收入按比例分成,比例确认后,原则上五年不变,地方在划定的收支范围内可以多收多支、少收少支、自求平衡。结果因为没预料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之快,地方交的定额已经九牛一毛,但是中央支出却远远无法满足;也出现了地方开始通过减免企业税收,谎报收入企图藏富于地方。
在“强地方,弱中央”的局面下,中央财政屡屡出现窘境。1990年全国总税收2970亿元,多地财政困难,又恰逢贵州遭遇大灾,中央没有钱给地方。1991年的全国财政会议上财政部长王丙乾出于无奈,得向地方大省筹措资金。那十来年中央屡次需要向地方“募捐”才能度过难关。
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:中央税(如关税)、地方税(如营业税)、共享税(如增值税)。同时分设国税、地税两套机构,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,省以下税务机关以垂直管理为主,由上级税务机构负责管理人员和工资。
《百年激进》
分享人:许朋涛
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财富分配结构都接近“二八定律”,并没有哪个国家依靠制度优势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。中国要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,就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发展路径。中国相较于西方,有几个比较优势。
第一,是中国政府的低负债率。中国有大约200万亿物质财富作为基础,其与政府制造的130万亿金融资产之比,相对于西方的经济泡沫化而言要合理得多。
第二,是城乡二元结构。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恰恰是以庞大的乡土社会所仍然保留的东方理性,承担了整个产业危机或者代价。
每当产业资本在城市发生危机的时候都会把代价向乡土社会转嫁。凡能够顺利转嫁的,城市的产业资本就能软着陆,危机也就解决了;凡属于不能转嫁的,就会硬着陆,每一次硬着陆都会砸出调整或者“改革”。
中国社会“金字塔”型的稳态结构。中国土改最大的结果,就是使占中国人口88%的农民都变成了小有产者。中国社会的住房私有化率高达89%,接近90%,远高于不到60%的美国,为什么?就是因为中国农民几乎100%拥有私人房产。中国城乡小有产者群体大约占总人口的60%~70%,另外20%~30%是中产阶级。再上面有5%~10%富裕群体,大富群体占5%不到,构成金字塔的顶端。
《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及实践》
分享人:李双艳
EPC方式是一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的一种基于工程、采购、施工三个环节一体化的管理方式。EPC方式由来已久,其主要的特点为能够将三个独立的环节进行有机整合,达到得到最大化的效益。
这一章节主要分享的是EPC管理的风险把控,EPC项目实施风险来源通常包括技术风险、财务风险、市场环境风险、设备供应风险等。同时,EPC工程项目涉及的质量要求、时间要求、技术难度、协同难度加剧了项目管控风险,所以风险的识别、评估与管控对保证EPC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。
面对EPC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,管理者应该从工程项目的各环节入手,通过对设计、施工、采购三大板块的关键环节加强风险控制,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和理念的跨越式升级。具有较为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PC方式的实施,需要强化各方面的规范管理,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大力发展EPC管理办法,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,为建设高水平工程项目,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以上内容部分摘抄自原文。
编辑:邵红芳
一审:胡 青
二审:刘珈利
关键词:
城乡规划,建筑工程,测绘,风景园林设计
Copyright © 2022 360直播